餐饮资讯

叫了个鸡,全国多家门店

“人造肉”战火,在中国真的点燃了!

本站网址:http://www.jiaolegejj.com
上一篇:让餐饮顾客进店的30条方法 |下一篇:现在的奶茶都太甜了?


  中国植物肉市场有多香?从国内的星巴克、肯德基和必胜客等餐饮巨头纷纷入局、有“人造肉第一股”之称的Beyond Meat(中文名:别样肉客)相继上线盒马和麦德龙就可见一斑。
 
  但一个难以忽视的现实是,相比起公司们的热情高涨,植物肉现时仍未在消费者中激起太大水花,而这背后的原因包括价格高、口感与真肉有距离等等。
 
  “无论规模或大或小的植物肉生产商,消费者将根据产品的口味、营养和价格进行评判。” Beyond Meat首席增长官查克·穆特告诉小食代。 日前,围绕植物肉公司在中国怎样才能“乘风破浪”的主题,小食代与行业“明星公司”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全球高管等进行了交流。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主攻餐饮渠道
 
  在推广旗下产品时,与餐饮或茶饮连锁合作是多数植物肉公司的首选。
 
  以Beyond Meat为例,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事件就是和星巴克中国合作推出多款菜品。后来,Beyond Meat又通过上线盒马进入内地零售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开售。
 
  谈及重点渠道,Beyond Meat首席增长官查克·穆特告诉小食代:“虽然餐饮服务业和零售业都是实现我们业务增长的重要渠道,但随着我们不断向中国消费者介绍别样肉客的产品,我们的重点将更多地放在(B端)餐饮服务业上 。”
 
  为此,Beyond Meat已经请了餐饮“老将”陈美瑜来掌管中国生意。穆特表示,这一任命属于Beyond Meat长期增长战略的一部分。陈美瑜在中国拥有20多年“打造标志性品牌的丰富经验”,并负责过肯德基和必胜客品牌。
 
  “她对本地市场的了解和洞察力,以及在品牌建设和餐饮方面的专业知识,将为别样肉客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持。”穆特说。
 
  要主攻餐饮渠道的决定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就植物肉这一新兴品类的普及而言,餐饮连锁庞大的门店网络等资源能帮助更容易地触达更多消费者。 “别样肉客的企业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提升可及性,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看到我们与包括星巴克和肯德基在内的众多快餐连锁店合作的原因。”穆特说道。
 
  另一方面,餐饮店应用植物肉的方式能为消费者自行烹饪提供灵感,从而助推了零售市场增长。
 
  为了抓住中国植物肉市场机遇,穆特向小食代表示,Beyond Meat的目标是尽快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目前该公司在中国的现有产品均是从美国进口。 此前,Beyond Meat曾表示2020年在亚洲开设生产工厂以打入中国市场,但并未透露具体选址。
 
  这将帮助Beyond Meat降低价格,提高产品渗透率。穆特还透露,Beyond Meat内部制定了“到2024年前至少将一种产品的价格降至与同类动物蛋白质相同”的目标,在中国市场设立生产设施将大大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与中餐融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国,中国市场无疑是植物肉玩家们的“理想天堂”。
 
  去年,小食代在与别样肉客全球高层交流时获悉,该公司产品的目标人群其实是肉类爱好者,而非素食主义者。 该高层表示,由于素食者本已减少肉类摄入,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市场非常小。对别样肉客而言,其机会在于“想吃肉但又尝试减少肉类摄入的人”。
 
  日前,穆特则向小食代表示,Beyond Meat的肉食主义和弹性素食主义粉丝群体不断增长。
 
  瞄准一个比素食主义者大得多的群体的确是个好思路。但要想在中国市场抓住肉类爱好者的“胃”并非易事:目前植物肉产品形态以肉糜为主,这与中国消费者喜好食用的肉片口感相距甚远。
 
  小食代留意到,此前在今年7月举行的FBIF2020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薛岩曾表示:“中国消费者其实更希望能够在质感、纹理、口感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想要肉片、肉丝,更像肉的口感,这就是我们本地化的挑战,需要每个企业应对的。”
 
  “对中国市场而言,其实(植物肉)怎么植入传统菜肴中应用还是挺关键的。” 薛岩告诉小食代。
 
  在中餐掌握着中国餐饮市场绝对话语权的背景下,这意味着, 那些想闯出一片天地的植物肉公司必须将自家产品完美融入到中国消费者常吃也会做的菜品中,而不只局限于汉堡、炸鸡块等西式快餐。
 
  和中餐融合也是Beyond Meat开拓中国市场的一个打法,特别是在零售市场。
 
  “我们知道一些消费者可能不熟悉植物蛋白的烹饪方式,或不确定是否能够烹饪成功,这些原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尝试。”穆特告诉小食代,在此前进入盒马时,Beyond Meat曾与厨师合作展示旗下产品的多种烹饪可能性,让消费者可以在家中也能品尝到用别样肉客所烹制的红烧狮子头和糖醋小排等。
 
  “更健康营养”
 
  然而,除了上述的价格和口感因素,鼓励中国消费者购买植物蛋白肉仍面临营养认知的挑战。 根据英敏特今年3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的中国城市消费者认为仅食用植物性食品,他们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80%的中国城市消费者认为肉类是平衡营养膳食不可缺少的。
 
  “因此,对植物蛋白肉生产商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教导消费者了解全新植物蛋白肉不仅是现代版仿肉、而且还更健康更营养。 ”英敏特称。
 
  “我们意识到,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口味、抢占营养优势并最终赢在价格。 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我们将有很大机会让消费者从食用动物肉类向食用植物肉类转变。”穆特告诉小食代,Beyond Meat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目前在美销售的产品的规模,“因此,除了扩大产品在中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外,大家也将会看到我们推出更多产品”。
 
  “别样肉客拥有三个核心创新平台,即牛肉、家禽(注:如鸡肉)和猪肉,我们将继续在这些方面发展,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穆特还向小食代表示,别样肉客目前的产品原料不含大豆,但了解到大豆在中国的消费者接受度高,对未来在部分产品中加入大豆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
 
  由于对自然环境友好、脂肪含量低等原因,植物肉受到了越来越多追捧。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全球肉类替代食品规模到2023年有望达到64亿美元,亚洲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在中国,“植物肉”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根据益普索Ipsos调研数据显示,超过70%的消费者认为目前食用的加工肉制品(午餐肉等)可以被替代;植物基人造肉的替代性比实验室培养肉更高,尤其在加工肉制品与豆制品的品类中,86%的消费者表示将会在新冠疫情后改变肉类消费习惯。
 
  随着植物肉在中国市场走红,这一行业的竞争也在升温。在本土市场,以星期零及Hey Meat为代表的植物肉企业不断涌现。
 
  至于经常与Beyond Meat相提并论的Impossible Foods,这家同样来自美国的植物肉公司仍未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旗下产品目前有通过中国香港和澳门的餐厅销售。
 
  “我们还在研究到底什么策略对中国市场而言是恰当的。”Impossible Foods国际高级副总裁Nick Halla在今年7月于杭州举办的FBIF2020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透露。
 
  “如今,中国的肉类消费量占世界的28%,而且需求还在飙升。”Halla日前 告诉小食代: 中国内地市场的开发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这也是该公司的首要任务,“我们非常希望加速Impossible Foods在此的业务”。
 
  Impossible Foods国际高级副总裁Nick Halla
 
  此外,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似乎也在“跃跃欲试”。小食代介绍过,雀巢今年在天津投建了首条植物基产品生产线,有望于下半年落成投产。
 
  虽然当时雀巢方面并未透露该项目是否负责生产植物肉。但小食代搜索商标资料发现,雀巢产品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申请了一个名为“SWEET EARTH”的商标。在国外市场,雀巢也拥有一个名为“Sweet Earth”的植物肉品牌。
 
  “鉴于植物蛋白市场的潜在规模,我们认为有足够的空间能够让新进和现有的参与者共同蓬勃发展。”穆特向小食代表示:“我们相信,从植物身上找寻出制作‘完美的肉’的方法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障碍,我们每天都在接近。”
 
  巧合的是,就在今天,新华网官方微信号转发了半月谈记者采写的文章,探讨对中国食品产业的转型来说,这一新的品类意味着什么。
 
  报道引述专家认为,人造肉产品不只可缓解“吃肉难”,还能为缓解当前全球生态危机带来一定帮助。首先,人造肉具备补充肉类供应缺口的潜力。其次,人造肉产业的资源消耗小于畜牧业和养殖业。最后,人造肉制品有利于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文章也探讨该怎样在中国发展人造肉这一话题。研究显示,2018年,中国人造肉市场规模约为61亿元,同比增长14.2%,近5年这一增速保持在13.5%至15.5%,到2030年预计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受访专家建议,面对千亿级市场,相关部门是时候加强引导规范了。文章指出,我国应加强科研支持、尽快出台行业和国家标准、厘清监管体系。